内容详情
走进江苏各地博物馆 寻找文物上的“萌娃”们
磁州窑白地黑花婴戏纹瓷枕
宋代儿童泥塑像
虎头帽
清代乾隆官窑粉彩婴戏纹尊
走入博物馆,细细品味那些记录着千年风雨沧桑的文物,你能从中发现一个童趣世界。从宋代瓷枕到清代官窑粉彩尊,从唐代鎏金银瓶到清代虎头帽,儿童题材文物是各大博物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年的“六一”儿童节,让我们走进江苏各地的博物馆,寻找文物上的“萌娃”们。
宋代人枕着“婴戏纹”入睡
以儿童为题材的文物滥觞于唐代晚期,到宋代大量出现,元明时期趋向繁荣,清代至民国则品种更加丰富。这些来自不同朝代的“萌娃”们出现在不同的文物载体上,给有缘目睹它们的观众带来欢乐。
在南京博物院的展厅里,展示着一件童趣盎然的宋代磁州窑白地黑花婴戏纹瓷枕。南京博物院馆员李文彬介绍,瓷枕最早出现于隋朝,在唐代大量普及,进入百姓生活。古人认为,瓷枕的釉面冰润,睡在其上有醒脑和解暑的功效。宋代以后,瓷器的烧造技术较唐代显著提高,体量越来越大。陶工们开始把更加丰富的图画绘制在瓷枕之上。
“这个图案是婴戏纹的一种。”李文彬说,婴戏纹是古代器物上常见的纹饰之一,最早伴随佛教进入中国,以脚踩莲花的童子形象象征佛陀诞生的故事,在南朝墓室画像砖中就有体现。后来发展出来的婴戏图案中,孩子们持莲、舞乐、嬉戏、游艺,或跑或跳,生动的线条、浑圆的身体充满了活力、童趣。
婴戏纹饰在宋代是瓷器上常见的装饰,耀州窑、越窑等窑口的瓷器刻花、印花图案中就有很多婴戏纹。磁州窑的婴戏图案极有特色,采用白地黑线描绘的技法,图案简单明快、装饰感强,深刻影响了吉州窑、景德镇窑等窑口的彩瓷发展。
到了明清时代,婴戏图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南京博物院藏有一件清代乾隆官窑粉彩婴戏纹尊。尊身的主题纹饰从一个童子增加到了一群。画面中,他们身处山水园林之中,几人一组,或读书、或看戏、或嬉戏,或手拿一些道具象征“加官进爵”“五子登科”等吉祥寓意。
李文彬介绍,这类婴戏图自明代开始出现在官窑瓷器上,构图和画工都比较生动、精巧。清代官窑瓷中的婴戏纹多用于陈设器,置于后宫中,给后妃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情趣,同时也承载了“母以子贵”的心灵期盼。
充满稚气的宋代儿童泥塑像
宋代的宝宝们长什么样?来到镇江博物馆,你能够找到答案。展厅内,陈列着一组宋代儿童泥塑像,它们高度写实,五个“孩童”或趴倒或站立或蹲坐,聪敏机智、活泼可爱,充满了孩子的稚气。
镇江博物馆文物专家告诉记者,这组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泥塑童戏像是1976年与1996年在镇江五条街小学一处宋代遗址上先后发现的,附近还发现了宋、元时期的泥塑手工作坊遗址。这些泥塑取当地生泥捏塑,外表没有施釉,个别地方略施彩绘。部分泥塑身后有“吴郡包成祖”“平江包成祖”“平江孙荣”等楷书阴文戳记。吴郡、平江均为宋代苏州的别称,包成祖、孙荣应为当时的捏塑名匠。
以形写实、虚实并用,宋代儿童泥塑像继承了我国古代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镇江博物馆专家介绍,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北宋东京每逢七夕,街头“皆卖摩侯罗,乃小塑土偶耳”,人们买回去供奉。“小塑土偶”即泥塑儿童像,由于各地方言不同,称谓上有差别,有“土稚”“黄胖”“磨喝乐”“摩侯罗”“魔合罗”等不同的叫法。也有学者认为,通常都在乞巧节期间大量上市的“磨喝乐”是宋代的孩子们喜欢的玩具,犹如现在孩子们玩的“芭比娃娃”。
这块石头不拴马,拴孩
在历代民间使用的民俗器具上,憨态可掬的娃娃也随处可见。走进甘家大院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记者寻找和“萌娃”有关的古代器物。
“看这个小狮子,很多人第一眼都猜不对这是做什么用的。”指着一件高不过30厘米的石狮子,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副研究员徐龙梅说,这其实是一件“儿童文物”,名字叫“拴孩石”。记者感到好奇:“拴马石”经常看到,“拴孩石”还是第一次听闻。徐龙梅说,刚刚出生,还不会走路的小娃儿喜欢爬来爬去,南京民间有俗谚,小宝宝“三翻六坐九爬爬”,一不小心,娃娃们就可能从床上摔下来,后果相当严重。过去的大人忙着养家糊口,无暇照顾小娃,就设计出这种石狮子形状的“拴孩石”。
石狮子脚下镂空,把孩子拴在石头上,他(她)就不会爬远了,“狮子的形象还能够辟邪,南京以前有个习惯,拴孩石一般由爷爷或外公打制,精雕细刻的不多,大多粗犷朴素。”
过去医疗条件落后,新生儿容易生病,为了驱鬼辟邪,大人们要给孩子们戴上虎头帽,穿上虎头鞋。这一民俗在江苏很多地方都有流传。随着时光的推移,旧日的虎头帽虎头鞋现在已经不多见了,徐龙梅向记者介绍了一件过去男娃娃们戴的“虎头帽”。这件清代虎头帽由虎头、虎身、虎尾组成。虎头较大,呈圆形,采用刺绣、剪贴等工艺作装饰,突出大眼、阔口、鼻子、额头上的“王”字和嘴两边的胡须,舌、双耳竖立,尾巴粗壮坚挺,组成虎的威武形象。
“很明显,家长希望借助百兽之王老虎的威力来辟邪,庇佑孩子们健康成长。”徐龙梅说。
(据学习强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