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稻田养蛙 青蛙变“金”蛙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磨头镇同创家庭农场的青蛙养殖基地,远远望去,一张张白色网子把田野分成一个个长方形的小格子;来到田间,只见青蛙栖息地地垄整齐、沟渠畅通、井然有序,密密麻麻的小蝌蚪在田里游曳。“今年市场行情好,我们养殖的青蛙是供不应求。”谢宏梅是农场负责人,她介绍,今年养殖的青蛙品种主要为黑斑蛙,具有生长快、抗病性强、肉质细嫩等特点,养殖六七个月便可出售。

2016年的一天,谢宏梅从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中看到养殖青蛙的巨大效益后,她对青蛙养殖动了心。经过对青蛙市场的考察了解后,谢宏梅流转了近20亩的稻田建立了自己的青蛙养殖基地。

走进谢宏梅的养殖场,每个蛙池里有“口”字形的蛙槽,用以蓄水,有些小蝌蚪已经长成了幼蛙,密密麻麻的小青蛙正悠闲地享受着阳光的照晒,受到脚步声的惊扰后不约而同地跳入了水中,场景煞是有趣。谢宏梅说,这两天是他们最忙的时候,作为一种水陆两栖动物,养殖青蛙的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从蝌蚪转化为小青蛙的这个过程,也就是生物学上称作的“变态过程”。在这个阶段,青蛙的体表非常脆弱,很容易感染,所以这时的养殖管理非常关键。稍不留神,小青蛙们就会感染疾病,甚至大规模死亡。

谢宏梅介绍,青蛙产卵后,就要将优质卵团送进孵化池进行孵化,并给蛙池消毒,精心喂养成蛙。由于青蛙有同类蚕食的现象,所以必须保证每天过量投喂,喂养时间一般在早上5:30和傍晚4:30。此外,为了防止大蛙吃小蛙,在喂食期间谢宏梅还要定期将小蛙与蝌蚪分池。记者注意到,谢宏梅将回型水沟修成一定的斜坡,这样以利于青蛙上岸摄食。这些养殖常识和每个环节细节,谢宏梅和丈夫都格外注意。

除了担心小青蛙们感染疾病,最让谢宏梅烦心的就是水池里的蚂蟥。谢宏梅告诉记者,2018年的时候,就遇到过一次大规模的蚂蟥,可把她心疼坏了。“着急啊,只要有了蚂蟥,一池子的青蛙都没有用了,我们那个时候不懂如何预防,池子里满是蚂蟥,没有办法,只能靠人工清理蚂蟥。”从那之后,谢宏梅和丈夫每年都会外出学习青蛙养殖技术,夫妻俩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青蛙养殖上。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的情况就比往年好了许多。

值得一提的是,谢宏梅还别有用心的在每个蛙池正中间平地上种了水稻,除了能让青蛙在夏天有乘凉场所,水稻成熟还能有一笔可观的收入。每到夏天夜晚,成群的青蛙就会不时从稻丛中扑通扑通跃下水。“天上繁星点点,耳边蛙声阵阵,这样的丰收景致是我从来都没有体验过的。”谢宏梅欣喜地说。

养殖成功后,关键还是要销售出去,谢宏梅说这些年青蛙在市场上销售火爆,而且他们也建立起自己的销售渠道。“蛙味道鲜美,肉质好、营养好,经常有人打电话给我预定成年蛙,也有批发商上门收购,不用自己在外面跑销售,特别省事。”谢宏梅说。今年预计每亩地可以收2500斤,市场价格为每斤50元。

下一步,如果今年的青蛙销售情况依旧很好,谢宏梅打算将继续扩大规模,此外夫妻俩也想将青蛙的养植技术进行推广,带动周边百姓一起养植,共同致富。

□融媒体记者徐曼 沈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