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水绘东皋》序 (三)
□时鹏寿
这是一本很艺术的书。
一是结构有艺术。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有过“结构第一”的妙论,陈老师深得文章章法之妙。《三个人的水绘园》以“水绘园三百年怎么就让人仅仅记住三个名字?”设问起笔,集中笔墨写了“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园林权威陈从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三个人,视角独特。
《东皋古刹行》开篇说:“有朋自远方来,我端出的头碗菜往往是让一带碧水隔断了城市的喧嚣,从一道老石桥把友人领向一个清静的佛国。”快结尾时说:“据我多次观察,我这些见多识广的友人对我端出来的这头碗菜并不很感兴趣,尽管我加大力度介绍山门朝北呀,……”这是典型的首尾呼应。
《迎春桥的世纪光芒》中既写李昌钰,也写李渔。写李渔这位“可以评上10个以上的‘家’,而且可以荣膺文学史上12个以上‘第一’”的大家时,主要从一诗(在如皋家院中梧桐树干上刻下的那首“小时种梧桐,桐木细如艾……”)、一剧(《风筝误》)、一书(《闲情偶寄》)落笔,这是典型的即小见大法。
《大成殿纪事》入题快捷:“家乡的文庙,硕果仅存的便是这大成殿了。漫步大成殿上……”随后漫步大成殿,博涉古今,勾起好多回忆;末段宕开一笔,与南京夫子庙的大成殿进行比较,从规制、保存完好度、建筑结构、装饰性绘画多个层面着墨,是真正的曲终奏雅。
二是文化气息浓。
看过太多的所谓散文往往沉潜在自我的世界里,絮絮叨叨地自说自话。陈老师的散文多是让人耳目一新的佳构。选材本身都是名胜古迹,个中文化自不待言。
我更想说的是,陈老师的散文中很喜欢而且擅长旁征博引,古诗文、方志中的文字在他的笔下频频出现,既拓展了文章内容,又让文章满溢着文化气息。
《漫步集贤里》文本不长,但是内容丰富。王氏家族大门楹联“三槐世泽,两晋家声”;《宋史》赞王觌的“清修简淡,持正论始终”,王俊乂的“首建正论于宣和间”;宋词大家王观的名词:“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毛泽东主席赞赏王观词作时说过的“中国古代不少文人因为罢了官,反而出了好文章”。这些,让文章变得更加耐读。
《东皋第一家》中引清朝的汪廷燮《状元陂》诗“太原家世总能文,第一胪传更有君。北宋直臣存故里,东皋衰草没秋坟……”让成绩一直居太学之冠的状元王俊乂的形象立了起来。
《井话》中有频频出现的《如皋县志》中的记载文字,报告《长寿之乡——江苏如皋市微量元素环境调查》中的文字,袁枚的文句,……开掘了文章的境界。
《我家住在郜家巷》《谒胡瑗墓》《射雉亭随想》《如皋烧饼记事》等篇章中,各种引用文字俯拾皆是,文化于其中氤氲。这,几乎可以作为陈氏散文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