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如皋兴办红色盐厂

 □吴红梅

如皋盐业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2200年前。据1995版《如皋县志》、2010年版《如皋市志》记载:西汉初年,如皋沿海地区开始煮盐。吴王刘濞招募天下“亡命人”在蟠溪等地区煮海水为盐,史称吴盐。此后,域内盐业继续发展。

新中国诞生后,如皋还兴办了一家红色盐厂。1959年7月11日的《如皋大众》(现存于市档案馆),刊登了一则《如皋盐场出盐了!》的消息:

我县在如东县新建的一个盐场,已经出盐了,并于“七一”向县委和县人委报喜。兴建这个盐场时,全县共出征民工七千多,前后经过三个多月的苦战,在荒无人烟的海边滩上挑了一万多米长的海堤。这次出的盐是结晶盐,仅是小量的试验性生产。全场建成以后,产盐面积达三万零七百多亩,年产量可达三千多吨,产值达八百多万元。这么多盐,按每人每年用十斤计算,可供全县百多万人吃五年零八个月。盐产出后,又给全体工人一个很大的鼓舞,他们表示早日建好盐场,生产更多的盐。

这则新闻中提到的盐场就是1958年12月,如皋县委响应“向海中取宝、叫荒滩献盐”号召,在如东县小洋口地区兴建的地方国营如皋盐场。盐场位于如东县光荣、丰利两人民公社以东,西起小洋口闸,南以栟掘公路为界,南北东三面环海。1959年3月,全县民工8656人,组成11个施工大队至洋口海滩围堤。7月,完成土方73万立方米,筑成海堤长10公里,开纳潮河10余公里。7月1日,新建的如皋盐场向如皋县委和县人委报喜:出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