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如皋丝毯:

时光中渐渐消失的机杼声

国家4A级景区水绘园在我们如皋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位于水绘园东大门不远处的靖海门相信大家也不陌生。在古老的靖海门里,有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那就是如皋的丝毯博物馆。

踏进丝毯博物馆,一幅幅精美的艺术瑰宝展现在眼前。远远地看着,毯子上的图案像是在纸上打印出来的一样,流畅细腻。凑近了才发现,整幅挂毯是由一个个小小的八字结组成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玉坤介绍:“最小的丝毯是30公分乘以30公分,最大的比如北京人民大会堂里挂的都有二三十米宽。完全是靠人工制作,手工打结,每天一个熟练工人能打八千到一万个左右,一平方英尺丝毯一般要打22500个结,密度比较大的是4万个结。织一平方米丝毯,就要20天左右。”

从上经、丈经、勘平,再到打底色、画样子,最后才是制作,一幅精美挂毯的问世有多难,只有当你置身机杼前才能有最直观的感受。正因为每一个步骤没有假手于机器,而是由工人们投入心血完成,织成的丝毯才能美丽灵动。这些精致美丽、广受欢迎的丝毯,不仅装饰了我国的不少代表性建筑,也常被作为国礼送给重要的国际友人。这种高规格的手工真丝挂毯,目前也只有如皋能够生产制作。

李玉坤告诉记者:“如皋丝毯是距今已有两千年历史的一项传统手工工艺。早在西汉时期就已有生产,唐朝达到鼎盛。当时的著名诗人白居易专门写了一首诗叫《红线毯》,就是描写丝毯的制作过程。后来宋元明清时期丝毯都有制作,但逐步走了下坡路,到了近百年,丝毯的制作方法已经失传。”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手工艺人的不懈努力,如皋终于在1973年成功复原了手工丝毯的制作工艺。如皋丝毯一经问世,就赢得了海内外艺术爱好者的欢迎。李玉坤回忆:“当时我们做出丝毯以后,很快就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来买如皋丝毯,最鼎盛的时候如皋丝毯厂有一万多名织毯工人,一年能创造上亿元收益。”

看着现在人丁寥落的工厂车间,记者很难想象李玉坤口中的当年盛况。织毯工人刘阿姨告诉记者:“我已经在这儿工作四十多年了,厂里的很多工人都是我一手教出来的。年轻的时候,我们一天都是工作12个小时。现在让我们工作那么长时间,大家的身体已经吃不消了。我们这里的工人都是五十多岁的人,最小的也有四十七八岁了。”

或许因为学艺的路太漫长,一不小心就是一辈子;或许是因为坚守的路太寂寞清贫,虽说市文化馆多次帮忙牵线,与职业技术学校沟通让学生们来厂里学习制作丝毯,可真正对这门手艺感兴趣、愿意学习的人却是寥寥无几。现代生活的列车开得太快,步履蹒跚的老手艺似乎来不及追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制作工人,尤其是织毯工年龄越来越大,不断地有人退休,现在我们只剩下了十几个织毯工人。没有年轻人学习丝毯制作的手艺,培养不出接班人。如皋丝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李玉坤这样感慨,“失去了传承,昨日瑰宝将成为明日黄花,老手艺又该何去何从呢?”

 □融媒体记者韩循 刘凯 朱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