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时间的缝隙
□葡萄
1751年,法国人狄德罗和一群启蒙思想家们着手编纂百科全书,同一年(乾隆十六年),清朝律例馆议决打破以往禁令,准许汉族民间翻刻官印的黄历。一时间,黄历上的内容丰富起来,小小一册竟也成了中国人的“百科全书”。
何其幸运的时代!若是在明朝,日历盗印者被查获要拉去斩首,密告者得50两赏银。而此禁一解,风气一开,日历也不再板着脸孔,除了最基本的日期、干支、二十四节气,《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也加上,汉族民间偏方、张天师祛病术、九九消寒图也加上,俨然一副喧宾夺主的派头。要是搁到今天,也称得上“主题日历”了。
晚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卖宪书》中描述:“十月颁历以后,大小书肆出售宪书,衢巷之间亦有负箱唱卖者。”而今,人们动动手机,在电商平台下个单,就能把如辞书一般厚实的日历摆起来。而它又不是辞书那般枯涩,相反,在碎片化阅读和读图时代,那一日一页的方寸之中,字也好,画也好,无不挑起人生活的兴味。
早几年前,风气的改换和电子日历的兴起,让传统日历行业从各地的挂历一条街撤离,滑入寒冬;又几个冬季过去,日历从文化创意产业重获生机,换血回潮,看似新颖奇趣,对比旧时,视之为复古式的复兴亦无不可。
譬如《故宫日历》,溯其源头,也得是上世纪30年代了。其时,尚处故宫博物院建立之初,学者们对清点、整理宫中文物的成果,结集为一系列专业刊物,1933年首版的《故宫日历》便是其中之一。名家墨宝、金石珠玉等珍贵的宫廷古玩,在日历背面熠熠生辉,想来,该有不少人等不及“明日复明日”地过日子,早已把整本日历翻上几遍。
这时的日历已不是实用俗物了,不但内容雅致,形式上也值得玩味,365张图画的排列与日历正面的节令一一对应,连颜色也是随着时节“走”的。古人说“见字如晤”,与这本日历相处得熟了,便是“见图如见节令、星期、日期”,如良师益友。
这样的心血之作,其价格自然与标准化的台历们不可同日而语,早年的《故宫日历》已是上得拍卖会了。但现代人仍旧对其心向往之,与其说是为了艺术,不如说是为了生活。
有时候,页册具体印了什么反而并不重要,声名赫然的《千里江山图》也罢,名不见经传的闲花野草也罢,其作用总不过是让人们的目光多停留一会儿,头脑多思考一会儿,心灵多感受一会儿,别把这一日轻易混过去了。
老派儿就该有老派儿的节奏,一日是一页,或翻或撕的仪式感,让每一天都有其触手可及的存在感。而电子日历则是万年历,越是上下无尽,今日便愈显渺小,此时便愈感紧迫。团队协作、日程提醒、设备同步,无一不在效率的天平上实时运作。一副“时不我待”的意味,让人在完成与未完成之间鉴定一日的成败。
当然,也并不是劝人轻易就抛弃日程表,纵容自己把勤勉的日子过得懒散,但哪怕是静思的一刹,偶然的一瞥,也能从翻动日历的指尖寻得某种安慰,未尝不是现代生活的调适之道。
庄重典雅的文化日历是一种,清新有趣的博物日历也是一种,甚至是每日一首诗、一句话、一段电影对白,都以各自的方式,给人以生活的抚慰、创作的灵感,甚至是接纳无尽孤寂的勇气。
于是,在买日历这件事儿上,不同的人也借此找到了自己的社群,有了特别的归属感。而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人们也实现了对自己的辨识与确认:你是你所想,而非其他。在消费时代,精神消费的倾向或许是每个个体内心欲望的最好证明。人们在自己的收藏夹、购物车中照见自己的需求,也就得以看清自己。
但具体到买日历这件事上,人们的购买欲其实不仅指向与日程表式的生活齿轮的对峙,同时也包括了对现实生活本身的妥协。它既是清醒剂,也是“安慰剂”:精致呈现、精准提供的碎片化信息,无疑让人们在片刻闲暇中学点什么、知道点什么的心理获得了满足。它是跬步,它是小流,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千里江山的梦想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