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苏皖边区政府与新中国的成立(一)
□柳宏为 於剑山
苏皖边区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及苏皖边区人民坚持浴血抗战的胜利成果,是整个华中解放区的一个统一的、民主的、地方性联合政府。苏皖边区军民通过斗争,为新中国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苏皖边区政府的地位及其贡献
1.苏皖边区政府的地位
苏皖边区政府于1945年11月1日在江苏淮阴成立,辖区地跨苏皖豫三省,距当时全国政治中心南京仅一江之隔,和大都市上海也相距不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中如皋为苏皖边区一分区政府所在地。苏皖边区政府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华中人民坚持抗战的成果,这个胜利,“是八路军新四军和苏皖边区人民付出了血的代价的”,是必须要保卫的胜利果实。而当时中国的命运,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节点,实现和平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一旦国共和谈成功,成立联合政府,苏皖边区的地位将更为重要。1946年2月2日,中共中央致电陈毅,指出必须巩固华中现有地区,因中央机关将来可能迁淮阴办公。其后毛泽东又曾先后与张治中、梁漱溟等人谈及将来要住在淮阴(清江浦)的事,而苏皖边区政府也为此作了一些准备。尽管最终由于和谈失败,这一计划未能实现。但这件事一方面体现出中共谋求和平的诚意,也说明了当时苏皖边区各项建设成绩卓著,党政军民各项基础较好,中共中央才会有此设想。
苏皖边区地处富庶的长江下游地区,物产丰富,工商业亦较为发达,同时,又有一大批优秀的懂得经济管理的干部。因此,与其他解放区相比,经济状况较好,在满足民生和自身需要的同时,还上缴中央一部分经费。《任弼时年谱》记载,任弼时曾给谭震林去电:“中央规定华中筹集的党务基金一百五十万万元,由华中分局派可靠干部经营,并由华中分局代管,其应得之利息,按月上交中央的法币一万万元,送上海刘晓转重庆局,作为经常费用。”特别是两淮盐业生产,食盐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其盐税收入不但增加了苏皖边区政府的财政收入,还曾用于资助新四军五师及中共南京办事处等方面。
正如《新华日报(华中版)》在社论《军民一致奋起,坚决保卫华中解放区》中指出:“华中地处江淮平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接近京沪,凭临大海,我们在这里埋头建设,把它建设成为全国和平、民主、繁荣的先进地区之一,就可以影响四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