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盐”之凿凿: 西汉邗沟源东皋

□陶风

古邑如皋毗邻东海。东海周边地区,煮水为盐的历史,颇为悠久。《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夫吴自阖庐、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游子弟,东有海盐之饶。《史记·吴王濞列传》又载:吴有铜山,濞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汉书》亦有提及此处围海产盐的记述。

如今有句谚语:“要致富,先修路。”古今道理相通,要卖盐,先修河。西汉吴王濞,重修邗沟。清乾隆《如皋县志·河渠志》记述《扬州府志》有载:吴王濞开邗沟自扬州茱萸湾通海陵仓及如皋蟠溪。濞以诸侯专煮海为利。凿河通道运海盐而已。此运盐河之始也。《宝应图经·卷三》亦说:吴王濞开邗沟,自扬州茱萸湾通海陵仓及如皋蟠溪。此即运盐河之始。开沟由西至东(扬州——海陵:泰州——如皋蟠溪),运盐方向相反,由东至西。又明嘉靖《如皋县志·区域》记载:蟠溪,古邗沟……西接运河,东入海。“西河东海”的位置,一目了然,蟠溪为西汉邗沟的起点,即如皋产盐从蟠溪出发,运入泰州、扬州诸地。

蟠溪为古名,现于何地?翻阅古今史书,可谓“盐”之凿凿:蟠溪即如城十里铺。明嘉靖《如皋县志·区域》直言:会盟原在县东十里,相传春秋鲁哀公时,吴楚会盟于邗沟,即今为邗沟铺。邗沟铺,俗称十里铺,正位于如城东十里。清乾隆《如皋县志·河渠志》亦说:邗沟铺,吕克孝志云:相传吴楚会于邗沟,即蟠溪地也。《南通盐业志·盐场》则记:如皋蟠溪(在今如城东5公里)是南通境内见于史籍最早的煮盐场所。《如皋历史文化》也记:蟠溪位于如皋城东5公里,即今十里铺,地处杨泰冈地海滩。吴王阖闾即在此煮海水为盐。《如皋地名录》记述今十里铺韩港河南、凌青桥西南约300米的地方,曾有古墓与牌坊,附近有塘。传说此地蛇蚌大战,将河塘冲得弯弯曲曲。此为传说,不过蟠溪得名,的确如此。《如皋地名录》引用《直隶通州志·山川》的记载:蟠溪……按溪滩衍,弯曲如龙蟠,故名。明嘉靖《如皋县志·区域》记为:蟠溪,古邗沟,在赤岸乡。溪滩宽广,中多州渚,弯曲如龙蟠,故名。

蟠溪在十里铺,还有如下佐证。1.史书明确记载,蟠溪在赤岸乡。明嘉靖《如皋县志·区域》记载:赤岸在县东北跨南,延亘计六七十里,脉接蜀冈,土高色赤。“县东北跨南”的区域,包括今天的“十里铺”区域。

2.史书多次记述,蟠溪位于古邗沟(即运盐河)。水利专家戴甫青在《“邗沟十三变”综述》中,强调吴王濞所开古邗沟,即通扬运河。查阅《江苏省志·交通志·航运篇》:

老通扬运河自任港起,过南通船闸,经唐闸,北沿平潮、白蒲、林梓、丁堰、如皋、海安,折向西行,经曲塘、姜堰、泰州、宜陵,过三里窑船闸,跨越新通扬运河,再过五里窑船闸到江都,过江都船闸……长188.5公里。

又查阅《如皋县舆地图》(绘制于清末或民国),所示如皋县境内运盐河与上述通扬运河轨迹,基本一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如皋(城)到丁堰段,的确属于运盐河(老通扬运河)。十里铺正位于如皋至丁堰段的运盐河边。近来有人提出海安李堡为蟠溪的说法。古邗沟,即通扬运河未曾流经李堡,因此蟠溪不会在李堡。亦有人认为海安立发地区(旧属如皋)为蟠溪,也不足信。立发的确在通扬运河上,但是旧志屡载“蟠溪”位于赤岸乡,即如城东北至南地区,立发位于如城西北,不在赤岸乡境内。

3.关于如城成陆疑惑的解读。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西汉地图,显示如皋当时正在海中。事实上有考古为证,1986年疏浚龙游河,城西公社(今如城街道)出土鲸鱼骨,距今约5000年,说明此时如皋中部仍在海中。但是1969年马塘公社(今城南街道,如城附近)出土麋鹿化石,距今约4500年,证明此时如皋已是沙地或河滩。因此数千年后的如城,应当成陆,有条件作为运河的起点。

综上所述,从目前所知文献记载来看,“盐”之凿凿:西汉邗沟的起点如皋蟠溪,即今天十里铺。但在未来,还须依赖出土文物,进一步论证史书中的记载是否准确。

古蟠溪(今十里铺)鸟瞰图

古邗沟图

煮海为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