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新闻事业百花园中的别样芬芳

———致敬每一位通讯报道员

编者按:2021年11月8日是第22个中国记者节。记者,这是一个常被赋予传奇的职业、一个常被理想充盈的职业、也是一个常去感知时代温度的职业。从传统媒体到融媒体,我们捕捉现实,记录永恒;从春夏秋冬到天南地北,我们心中有光,始终前行。我们——记者,记录时代,守望社会,书写时代的声音。作为时代的记录者、瞭望者、参与者和建设者,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全体新闻人与全国记者一道,在时代造就的广阔舞台上砥砺奋进的身影从未缺席。

在庆祝记者节的时候,我们也不该忘记那些多年如一日,扎根一线,不惜汗水,不计得失,辛勤耕耘在党的新闻事业百花园中的通讯报道员们。他们来自各条战线、不同行业,既是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各级各类媒体的重要来稿源泉,更是来于基层、融于群众的“代言人”。他们以其独特的优势和鲜活的笔墨、精彩的镜头,真实、快捷地记录下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新闻事件,宣传了如皋,弘扬了正气。今天,就让我们走近部分通讯报道员代表,听他们讲述“我与《如皋日报》”的那些事儿。

姚国华 梦想从《如皋日报》起航

回乡下老家,总要翻翻老宅中20多年来我收藏的《如皋市(日)报》。因为它改变了我的人生航向,帮助我梦想成真。

1993年春,即将创刊的《如皋市报》面向社会招考编辑、记者,我欣然报名参加笔试,顺利通过了初选,进入现场采访面试环节。尽管后来未被录用,但我与《如皋市(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1993年6月1日《如皋市报》正式创刊那天起,我就像着了魔一样惦记着这份报纸,一拿到报纸就如饥似渴地从头看到尾,甚至连报缝和广告都不放过。有时邮递员不小心弄丢了一份,我都想方设法补齐,每期看完就小心翼翼地拉平整叠放好,每季度装订为一册。读报成了那时我唯一的精神支柱。

同时,我利用在原下原乡政府工作的便利,走村串户采访,夜以继日地写稿投稿。我采写的《如皋市下原乡打造“国道经贸走廊”》《下原农民大发“狗财”》《下原乡多渠道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十万“娘子军”下江南》《农民冒俊亮国庆升国旗》等稿件相继被《如皋市报》采用,并被《新华日报》等上级报刊刊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其中作品《农民冒俊亮国庆升国旗》荣获1996年度中国县市报新闻奖二等奖。我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土记者”,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先进)通讯员。因新闻写作业绩显著,1999年8月被聘为薛窑区驻片“特约记者”。2001年7月,我受聘为如皋市广播电视台专题部编辑记者,实现了自己儿时立下的做记者的梦想。

多年来,无论是从乡镇到城里,还是从农村到企业工作,我都一直与《如皋日报》形影不离,为师为友,坚持阅读写稿,经常向报社编辑记者请教撰稿良方,不断提升写稿质量,先后在全国400多家报刊等媒体发表作品万余篇,获征文比赛奖300多篇(次)。这些成绩的取得完全源于《如皋日报》的帮助和引导。感谢《如皋日报》给了我智慧和力量,成就了我的精彩人生。

如今,我受聘于本市一家康复养老集团公司负责品牌推广宣传工作。虽然每天能看到微博、微信和自媒体传送的海量信息,但唯有从《如皋日报》上得到的讯息最本真、最亲切、最难忘。我想,浮躁的当下能静下心来读一读自己家乡的报纸,或许也是一条获取人生乐趣和精神享受的最佳途径。

光阴流转,师恩如山。在第22个记者节来临之际,我衷心祝愿记者朋友们节日快乐!祝《如皋日报》越办越好!

秦美华 一张荣誉证书

前两天,孙女从书柜里翻出了一张荣誉证书,高喊着:“奖状奖状,奶奶,你的奖状!”这是一份来自《如皋日报》的获奖证书。手捧荣誉证书,往事历历在目。

从1992年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开始,我一直与《如皋日报》打交道,20多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而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却显得那样的珍贵,我用饱蘸汗水的笔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也许是与《如皋日报》的一种缘分,也许是对新闻事业倾注得太多,图文并茂的事件报道,字里行间的动人故事,让我对《如皋日报》充满挚爱与寄托。

作为《如皋日报》的通讯员、特约记者,我的愿望就是更多地为《如皋日报》写好稿,读书看报是一种享受,写稿更是一种乐趣。本人撰写的《勇敢乡一村一品显特色》荣获《如皋日报》经济要闻二等奖,《单骑闯出新天地》《书记应考》《高考落榜不失志,立足庭院奔富路》等多篇农村题材的稿件获得《如皋日报》编辑、记者的好评。

尽管本人目前已经退休,但是,我一直坚信我与《如皋日报》长达20多年的缘分没有缺失,它一直都珍藏在我的心头,它带给我的是一段难忘的青春、一串美妙的音符。我习惯将自己的用稿剪贴起来、集结成册,闲来无事,捧读回味或展示给友人一阅,心里小有成就感!

听了我的故事,孙女很崇拜我,她特自信地说:“奶奶,你真棒!我长大了也要当《如皋日报》的记者!”

张平美 愿有岁月可回头

往常抒情,是针对某一人,某一时间段的情感,又或者是某处经久不忘的风景。

而此刻我要抒情的对象,与以往有所不同。她是一个用笔尖发声的伙伴,更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灵魂使者,其内核有一个无比盛大的磁场。她就是《如皋日报》副刊。

自打2009年我的第一篇投稿被《如皋日报》副刊选中刊用,从此我便对这张薄薄的纸质刊物产生了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我成了她最忠实的读者,波澜不惊的日子,也因此平添了诸多情趣。翻阅《如皋日报》是我每天最期待的事,每每有稿件被刊用,捧起那跃然纸上带着浓浓墨香的方块字,我心里便涌出溢于言表的小幸福。于是,床头柜、餐桌或书橱一隅或者电脑收藏夹里,处处都有她存在的身影。

我想说,如今的《如皋日报》副刊俨然成了我的一个心照神交的知心好友。面对她,我总能敞开心扉,把那些甜的苦的酸的辣的,欲语还休的,有关生活方方面面的各种体悟,一股脑儿诉说了。而她总是默不作声,做我最忠实的聆听者、最温暖的随行者。而她对于我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张带字的纸,更是见证了我在一条路上蹒跚前行的成长轨迹。

阳春白雪也好,下里巴人也罢,所幸,文字的融会贯通,常常让我摒弃了内心的那些总是自我嘲讽的“小魔怪”。在此,特别感谢并致敬一直给予我鼓舞的编辑、记者老师们;感谢日报副刊,数年来与我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感谢其赋予我思想与灵魂的双重滋养。

冒晓萍 《如皋日报》我心中的太阳

因为上学时老师经常在班上读我的作文,因为高二时得了一个国庆征文奖,因为一些因为……我便有了一个文字梦。

而《如皋日报》犹如一轮太阳,一直照耀在我的追梦路上。

自1993年《如皋日报》创刊以来,我就一直给日报投稿。我自费订阅,每期必看。

说起《如皋日报》,让我最感谢感恩的就是那些编辑老师们!记得编我文章最多的是汤一建老师,我特喜欢看他的文章,“诙谐中平生况味,微笑中不觉泫然”,非常幽默风趣睿智。他改的我的每一篇文章,我都会认真地去学习、思考,总是很感叹:“高!实在是高!妙哉!服!”甚至我的文字中亦常有他文字的影子。他是我永远尊敬的老师!

一直以来,我都视《如皋日报》为诗和远方!每当发表了一篇文章,我就特开心骄傲和自豪,感觉生活不光有柴米油盐,还有温暖灿烂的阳光!

多年来在《如皋日报》的投稿,多年来编辑老师的鼓励支持和指教,让我的文字梦得到了成长!至今我在省、市获得了20多个征文奖项。

2018年11月8日,我的一篇《方总的九辆车》获得了江苏省“我家四十年”征文大赛一等奖,而这篇文章早在2017年5月21日的《如皋日报》上就发表了,是汤一建老师编辑的。

所以我真的特别感谢《如皋日报》!如果没有《如皋日报》,就没有我的文字梦的延续。值此第22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衷心祝愿《如皋日报》的明天更美好更辉煌!祝愿《如皋日报》的记者、编辑老师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钱朋林 《如皋日报》滋养引导我成长

《如皋日报》的前身为《如皋市报》,自1993年创办以来,一直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党的声音,架起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

当时,我在原场北乡政府担任通讯报道工作,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虽然月薪只有三四百元,但是,出于喜爱写作,政府每举办一次重大活动,我总要去认真采访,努力让自己写的每一篇新闻稿件有血有肉,生动活泼。1996年春,场北乡石家庄村组织平整土地千人大会战,建设高标准良田。现场摆放着巨幅宣传标语,上百面彩旗迎风飘扬。村民们肩挑车推,场面十分壮观。经过四五天奋战,村民们填平800多米长的废沟呆塘,改造成了能灌能排的丰产良田。我及时进行跟踪采访,撰写的《场北乡石家庄村全面打响建设吨良田的热潮》一稿,被《如皋市报》一版头条采用。这条新闻发表后,不仅对当时如皋农业生产发展起到积极的号召作用,也鼓舞了场北乡党委政府带领人民发展经济的坚强信心。

宣传科学、破除迷信也是我们乡镇通讯员当时宣传的内容之一。记得有一次,来自方圆几十里的村民,从四面八方赶到场北乡西鞠村,想从一条长满芦苇的小水沟取“仙水”。原来,当地有一位“神仙”胡说用小沟里的水能治疗百病。场北乡政府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与公安派出所联合张贴通告,教育群众相信科学,不信谣,不传谣,维护社会稳定。我立即据此写了一篇《轻信谣言讨“仙水” 治病不成反遭殃》的稿件刊登在《如皋市报》二版,为教育群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新闻写作让我与《如皋市(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20多年来,我撰写了1100多篇稿件被《如皋市(日)报》采用。从当年的《如皋市报》,到后来的《如皋动态》,再到现在的《如皋日报》,这份报纸一直滋养着我,培育引导着我,促进我一步步成长、成熟。回首往事,特别是每当我翻起那一本本《用稿剪辑》的时候,心里总会油然而生出一种自豪感和感恩之情。

一直以来,我坚持笔耕不辍,目前受聘担任《中国花卉报》如皋专版编辑。饮水思源,我衷心感谢《如皋日报》各位编辑记者的悉心指导,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给予了我们施展才华的平台。

本版策划、组稿: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