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云报平台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顺“时”而谋优化赛道 以“实”铺路克难奋进

——2021年如皋“十四五”规划破题开篇

编者按: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这一年我市解放思想再出发、振奋精神勇向前,乘跨江之势、聚创新之力,围绕“挺进县域二十强、争创文明典范城”的奋斗指向,“高质量建设南通跨江融合发展样板区”的目标定位,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以奔跑姿态逐梦雉水,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一年,经济社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如皋日报》推出“聚焦两会”专题报道,从工业经济、改革创新、城乡建设、民生福祉四个方面,通过故事、案例、数据,全面展现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

工业铁骨 锻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

2021年6月,江苏力星通用钢球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亿元的风电大球扩产改造项目正式投产;2021年11月,南通荣威娱乐用品有限公司总投资10亿元的水池技改项目正式投产;2021年12月,南通超达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回首2021,一幅锐意进取、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在雉水大地徐徐展开。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挺进县域二十强、争创文明典范城”,围绕这一奋斗指向,我市紧紧抓牢工业经济这一拉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狠抓项目建设、助推经济增长,猛攻产业转型、积蓄发展优势,以量质并举的工业铁骨,锻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稳步提升全市综合实力。

聚力招引 项目建设加“数”前行

“我们希望能把如皋基地打造成工艺先进、设备适宜、物流高效、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工厂。”2021年10月29日,在总投资约30亿元的正海磁材项目开工现场,相关负责人说,项目的顺利开工让他心潮澎湃,“我们将抓紧推进项目建设,希望企业能快速投产,在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为如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在正海磁材开工建设当天,全市上下共有16个项目集中开工,为我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更强劲的支撑。

在新的发展背景上,资源要素和能耗的紧约束等新变化、新形势对我市的项目招引和产业投资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而在一个个项目落户的背后,是我市对项目招引的敏锐把握、积极应对:强化招商链式思维,绘制“产业招商地图”,开展全链条、跨链条整合招商,着力招引头部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持续完善全过程、精细化、保姆式服务体系,及时化解障碍,实行闭环管理,加快项目快开工、快见效;深入实施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大闲置低效地块盘活力度,为更多高质量项目腾出发展空间……精准招引提质态、狠抓服务促转化、集聚要素强保障,以优化服务链为支撑,我市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保障力度,推动项目建设大突破,促进产业层次大提升。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不断强化“项目为王”理念。2021年,一批重特大项目、科创型项目成功落地,全年新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32个。日达精密、正海磁材、斯堪尼亚商用车等重特大项目扎实推进,新开工制造业重特大项目15个,其中3个获南通高端制造业奖励,项目建设实现高质高效。

科创领航 产业升级从“新”出发

2021年6月18日,江苏力星通用钢球股份有限公司高端滚动体发展论坛暨风电大球扩产项目投产仪式在我市举办。产品从自行车辐条到高铁滚子,企业从普通生产商到全国钢球行业的排头兵和世界钢球行业排名第二的知名企业……力星以实际行动印证,技术才能创造更广阔的市场,创新才是“力”量之“星”。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我市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是影响企业发展长远的关键动力,以提升价值链为导向,引导企业聚焦主业、练好内功,为产业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江苏天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凭借64项专利笑傲行业;南通力威机械有限公司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46项,打破国外垄断;势加透博洁净动力如皋有限公司累计申请专利30余件,弥补市场空白……高质量的企业推动高质量的发展,一家家企业的加速崛起,让如皋这艘航行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浪潮里的大船奋楫扬帆。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推动产业转型,加快多链融合,全面提高经济发展新质态。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转型升级,2021年,我市转型发展向前迈进,六大优势产业链占规模工业应税销售比重超80%;培育超100亿元、超50亿元企业各1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80家;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新增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各2家和8家;获评省市示范智能车间17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出真章、见实效。

软硬齐驱 跨江融合行稳致远

2021年10月29日,长江智创园正式开园,开园便入驻了10家涵盖电子信息、机器人、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的新兴企业。就在同一天,如城“创客盲盒”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区智慧谷等孵化器开园,如皋青年人才公寓国际社区正式开工建设,为科创人才在如皋创新创业提供最周全的硬件保障。

位处沿江沿海交汇点,面临“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的叠加交汇,我市发展优势明显,以载体平台吸引企业入驻,提升区域发展的紧密度和协同度,持续做优传统产业、不断壮大新兴产业,正是我市在跨江融合高质量发展上做出的积极尝试。

日趋完善的载体平台为科创企业、入驻项目提供了宽松规范的发展硬件,科技23条、人才22条、企业“白名单”、科技贷款风险分担机制等激励政策则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最好的软件支撑。“‘科技贷’的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助力我们公司做大智能键盘研发和产销的蛋糕。”今年上半年,主打智能键盘生产的凯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我市“科技贷”免担保、长期限、低利率的信贷服务的帮助下,渡过了发展难关。最有诚意的“政策包”软件,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免去了后顾之忧,全力推动全市实体经济扎实向前发展。

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书写。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皋现代化建设的壮丽画卷已经展开。昂扬斗志、开拓奋进,以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强根基,我市正在高质量建设南通跨江融合发展样板区的实践中奋勇向前。

改革创新 激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2021年,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8亿元,分别增长9%和8%,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分别跃居全国百强县(市)第16位、第21位。一个个指标振奋人心,一串串数字来之不易,这正是全市上下锐意进取,坚持改革创新,在机遇和挑战中拼搏的成果。

深化改革 塑造营商好环境

“‘一业一证’改革给我们公司带来了极大便利,一家药店的筹备时间由原来的25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放管服’改革带来的红利。”丰乐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美伦表示,2021年公司有近40家药店需要换证,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下沉企业指导,不到四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换发证照工作,工作效率之高、速度之快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

2021年,我市首批优先选取与市场主体经营活动关联度高、发生频次高、市场准入审批环节多的饭店、药店、宾馆、超市等20个行业试点。通过“一业一证”改革,平均每个行业实现审批环节压减75%,申请材料压减47%,审批时限压减88%。企业在经营场所只需公示《行业综合许可证》,真正实现“一证准营、一码亮证”,打通企业从申请营业执照到开门运营的“最后一公里”。

这还仅仅是我市踏出深化改革的其中一步。我市还向企业赠送企业开办政府大礼包,大礼包内含行政公章、财务章、发票专用章、法定代表人名章、工商营业执照正本、副本、税务Ukey、《优惠政策一本通》及《市长致企业家的一封信》等,让企业开办实现证照、政策“一站式拎取”。与此同时,所有新办企业首套公章刻制费用由政府买单,真正实现企业开办“零费用”“零成本”。

2021年,我市紧紧围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作目标,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努力构建服务更高效、管理更规范、市场更具活力的优质环境,共新办企业4891家,半日办结率达到96.3%。

政策引领 下好创新先手棋

“企业需要我们提供帮助的,及时交流。”在势加透博洁净动力如皋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公司副总经理丁铁华听到了一个好消息,我市设立的“科技企业白名单”,由政府来承担名单内企业新增信贷60%的风险损失,同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新产品成果转化还会有一定的奖励,这些举措都可以帮助科技型企业解决研发投入的资金难题。“作为一家科创型企业,我们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都在5000万元以上,公司研发资金非常紧张。”丁铁华说,企业成立时间短,贷款申请存在诸多问题,新出台的政策都很实在,能很大程度解决研发资金短缺的问题。

资金、政策双支持破解我市已落户企业融资难题,而对于待孵化企业,我市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优秀管理团队,打造政府、产业、资本三方互动平台,服务推动产业契合度高、科技含量足、成长潜力大的优质项目加快落地转化。

2021年,我市大力实施“创新如皋”三年行动计划,出台科技23条、人才22条激励政策,入选首批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区建设名单,省级农高区、龙游河科创走廊等一批高能级平台载体谋划建设,推动成立2家科技支行,新增科技贷款8.48亿元;入选国家重点人才计划1人、省“双创计划”6人。

企业创新 强化发展内动力

市委、市政府营造了宽松有力的发展条件,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更加“如鱼得水”。

日前,我市新瑞药业研究开发的肿瘤早期诊断药物,正电子分子影像1类新药氟[18F]阿法肽注射液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该产品填补了国内外正电子分子影像药物的技术空白,成功获批2021年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项目负责人王莉被评为江苏省“双创人才”。

新药研发,风险大、耗时长、投资大,王莉和他的团队一坚持就是10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近日,新瑞药业又荣获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优胜奖。无独有偶,江苏卓远半导体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大型科创企业,主要从事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大尺寸硅晶体的全自动智能设备制造及晶体材料的研发、生产、深加工等。卓远半导体不断开拓创新,加强自主研发,获批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进入发展快车道。

点上有突破,面上齐开花。2021年,我市创新能力持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45.7%,新增潜在独角兽企业2家、瞪羚企业5家,净增高企47家、新增省重点研发计划数、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数、省科学技术获奖数、南通“揭榜挂帅”项目数均列南通第一。

以奋进之笔书写城乡发展新答卷

隆冬时节,登高远眺,环顾雉水大地,那平整宽阔的大道,像一条条绚丽的丝带;那风景秀丽的公园,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那春色满园的农业基地,像一个个“绿色银行”……如皋,这座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正以奋进之笔书写城乡发展新答卷。

细处着手 增强城市发展“软实力”

“以前这里是一片空地,改造后环境变美了,每天都有不少人过来玩。”昨日,在集贤桥旁的小公园里,市民朱小琴沐浴着冬日的阳光,在这里休闲健身。近年来,我市以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为抓手,利用零散小空间打造实用“口袋公园”,先后建成了育贤园、大司马憩园、花市路小游园等42个小而精的“口袋公园”,让市民“推窗见绿”。

与此同时,我市还积极建设各类公园,让市民“出门见园、出门进园”。来到龙游河三期项目汪明路段,这里起伏错落的小丘陵铺满绿草,蜿蜒的步道穿插其中,路两旁的各色树木生机勃勃,与不远处的龙游河构成了一幅生态宜居的画卷。去年,我市启动龙游河三期工程建设,项目水系全长约2.2公里,景观带宽度450至650米。项目完工后,龙游河三期将和一期、二期工程的水系连贯,首尾相连,成为我市生态水系中靓丽的一景。

将“生态肌理”厚植入“城市基因”,我市全力打造河湖相连、碧水润城、人文点缀的“雉水”特色。目前,全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2.5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96平方米,让天蓝水清地绿的宜人景色四季可享,让生态与城市并进。

织密路网 撑起外联内畅“硬骨架”

工作日的早晨,上班族孙海梅驱车行驶在惠政路上,平整宽阔的路面在阳光的照射下,令人心旷神怡。“自从惠政路龙游河桥梁工程主线通车后,我都从这里上下班,没有了以前的拥堵现象。”谈及如皋的交通,孙海梅满是夸赞。为缓解我市城区交通压力,去年,我市共对24条城市主次干道进行了提档升级,赢得了市民的点赞。

在畅通城区道路的同时,我市也着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广大农民致富提供保障。来到各个乡镇,一条条“四好农村路”纵情延伸,路面洁化、路灯亮化、道路绿化、村庄美化,正可谓是“人在车上坐,如在画中游”,我市也成功创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市)、江苏省农村物流示范县。

一条条城乡道路,为如皋的内部畅通提供了保障。而一个个交通重点工程,更是将如皋与外部联通起来。北沿江高铁如皋西站正式获批,张皋过江通道开工建设,沪陕高速扩建、通皋大道二期等重点工程有序推进,畅通对外交通大动脉,为我市高质量建设南通跨江融合发展样板区提供了坚实保障。

如今,一张立体化交通大网正在雉水大地加速编织。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康庄大道,不仅把镇(区、街道)、产业园区串联在一起,而且延伸向上海、南京等大城市,托起了一个靓丽文明、活力四射的新如皋。

多点发力 打通乡村振兴“主动脉”

莲叶田田,荷影绰绰,白墙黛瓦错落有致,绿树掩映间更见一朵朵荷花彩绘于农舍之上……来到城北街道平园池村,仿佛走进一幅恬静安详的田园山水画中,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互辉映。

近年来,我市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培育为抓手,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管力度,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统筹推进农村庭院环境等重点工作,新增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个、省级绿美乡村8个,入选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美丽乡村建设成效进一步彰显。

乡村振兴,不仅要让农村美起来,更要让农民富起来。虽已是寒冬,但位于磨头镇的金旺家庭农场却依旧绿意盎然,大棚里各类蔬菜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装运,一派繁忙景象。“个人富不算富,共同富才是富。我们把自己的种植技术、经营理念与周边60多家农场农户共享,带动发展合作基地近千亩。”金旺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小龙介绍道,此外,农场还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30多人,平均年工资3万元以上。

而这,只是我市乡村振兴发展产业的一个小小缩影。2021年,我市新开工农业重大项目33个,新增全国农业创业园区(基地)2家,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入选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获评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省首批绿色蔬菜产业(黑塌菜)特色县。

绘就共同富裕的“民生画卷”

就业“饭碗”端稳了,收入有了保障;教育质量提升了,学生全面发展;社会治理稳定了,人民安居乐业……回首2021,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张张开心的笑脸,绘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民生画卷。

思民者,行于民事;亲民者,近于民心。2021年,我市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就业、教育、社会治理等领域,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以民生改善促进共同富裕。

打好稳岗就业“组合拳”

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我刚步入社会,对薪酬没有太高的要求,更关注企业工作环境、晋升空间,看平台能不能帮助自己长远发展。”2021年7月中旬,在市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一场由江苏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梦百合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10多家企业参与的招聘会吸引了众多高校毕业生。短短一个多小时,近300人递交了简历,150人找到合适的岗位,并与招聘企业达成了入职意向。

就业是提升群众收入水平的重要渠道。过去的一年,我市持续巩固“三位一体”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企业用工服务保障,整合资源、加强联动,发挥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虹吸效应”带动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大对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扶持力度;丰富线上线下就业服务功能,打造现场招聘、网络招聘、直播招聘等供需对接平台,精心组织公共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促进人力资源市场精准对接匹配;建立健全就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医保、职工“五险”实现动态全覆盖。在一系列的“组合拳”下,我市2021年新增就业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至1.75%,以高质量就业提升了富民实效。

聚焦高质量教育发展

优化共同富裕的服务供给

绿草如茵的足球场、丰富多样的户外游戏场地、智能化的教学设备……这是坐落在如皋东部乡村间的东陈镇丁北幼儿园。经过升级改造,如今的丁北幼儿园不论从环境还是基础设施来看,与以往人们印象中的乡村幼儿园都有很大的区别。现在,像这样美丽的乡村幼儿园和乡村小学已经遍布了全市14个镇(区、街道)。在乡村校园旧貌换新颜的同时,新的校园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中。2021年8月18日,如皋师范附属小学开发区校区正式开工,小学部设立八轨48班,可容纳2160名学生,幼儿园设立六轨18班,可容纳630名学生,预计2022年9月1日投入使用,为如皋教育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

教育是民生大计。一直以来,我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双减”政策有序落实,如皋中专、第一中专升格工作扎实推进,如师二附、三附等建成启用,教育现代化年度监测得分连续五年领跑全省。

2021年,我市还召开了全市高质量教育县域样板创建动员大会,动员全市上下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毅力,“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韧劲,全力打造“高质量教育县域样板、长三角北翼教育名城”。

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

强化共同富裕的治理保障

“2021年4月份有群众反映白蒲镇林新路坑洼多年,影响通行。请汇报一下目前处置情况。”“上个月,我们通过无人机看到,这条路已经修好了。”在我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对一起群众通过“12345”反映的事项进行视频核查。通过网络和大屏终端,工作人员可以随时了解现场情况,实现了每周对省市交办、12345受理、网格上报等事件处置情况进行跟踪,切实解决老百姓的烦心事儿。

2021年,我市不断加快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以“大数据+12345+数字城管+网格化”为基础,通过横向联动61家相关单位,纵向指挥14个镇(区、街道)、347个村(社区)和1182名网格员,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四级联动指挥体系。一系列联动体系,使得我市数据赋能市域治理初见成效,智慧应用平台实时预警各类隐患1万余次,全网协同处置各类诉求超24万件,“三跨”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度南通领先。

增强民生福祉,擦亮幸福底色,2021年,我市以“赶考”姿态奋力谱写了共同富裕的精彩答卷,一幅彰显人文之美、教育之美、和谐之美的民生新图景在皋城这片秀美的大地上绚烂展开。

□融媒体记者许周欣 黄玉树

吴青青 吴环宇/文

融媒体记者邱 宇 汤乾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