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两位老党员追忆工作往事
石征生、石秀峰口述,赵宏建整理
2019年7月,笔者先后拜访了两位老人,一位是80岁的石庄镇唐埠村原书记石征生,一位是79岁的如皋市首任市长石秀峰。
7月2日下午,我来到石老书记家时,他正在屋外西侧的芋头地里施肥。他洗手后,我俩就聊了起来。
“我在唐埠村做了20年的书记,1994年退的。退下来后,有时也去村里帮帮忙。更多的时候自己凭力气在村里窑厂打打工,身体好,闲着也是闲着。”是的,村里窑厂没有关停时,笔者经常在自己老家西边的大路上遇到满身灰尘的老书记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上下班。
“那时村里最头疼的事是超生与纠纷。”“有一户超生……我就想办法,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帮助那家人到乡经联委贷款交罚款,把问题顺利解决,还有那时农民要上缴农业税,现在不仅不要了,反而种田还有补贴拿。村里的道路、水渠都硬质化了,河道整治不断深化,村里环境越来越好,家家户户的楼房越来越漂亮,汽车越来越高档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村里的小学上班,总能听到村里大喇叭传来书记的那句惹笑的话:“请准时到村部开会,不得缺席,更不得迟到!”现在,石书记有时还在村里做公用工,更多的时候在自家田地里忙活。
7月28日上午,我与老市长相约,来到范公苑的一个亭子间。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如皋县(如城地区)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之一。到1991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如皋全境相继对外开放,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我是1989年任县长的,如皋1991年县改市,其间好多工作,仅上报资料就千头万绪。”“当时殡葬改革中的火化工作的推进是势在必行的。”“有一次到民政部办事,三个人去北京,带的炒花生米,住的招待所是地下室,狼狈得把花生米拿出来时不小心撒地上了。”
出去办事,这样的吃住条件,让我心底对老市长充满敬意。
“如皋港的开发,前期准备工作很多,水运、公路、如皋港闸、引河工程疏浚等等。”“当时引河工程疏浚就考虑到如港公路的建设,挖引河时,把河里的土集中向一个方向堆,形成河东35米的路基,河西只有7米的路基。”“那时,水利局局长为此有点情绪,我去工地时,总不忘安慰安慰他。”如皋港现在的跨越发展也与当时领导的长远谋划相辅相成。
“宁通高速原来叫一级公路,后来封闭。当时关于公路的走向,从九华向西北,经江安、高明。我们一班人到南通工程指挥部力主,从九华向南,要考虑到如皋港的开发。”“后来采取了现在的路线,经葛市,而且为如皋港预留了高速进出口。”要得富先修路,没有高等级的路又谈何发展呢。
“城市进行适当的改造和建设,渐渐提升了形象。”“大抓经济,市属工业较好,乡镇工业起步也较好。”
“在任5年,做得还很不够。”
历史将会铭记的。笔者是1989年进如皋师范读书的,如皋撤县设市挂牌是1991年6月1日,学校与老市政府距离不远,我们也赶去目睹了当时的盛况。撤县设市后,如皋人民以崭新的姿态,投身改革开放、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大伟业。
老支书的自力更生,老市长的远见卓识,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记。老支书的儿子也是勤劳致富的能手,现在与我住对门。石老市长前年初下河救人,被评为“江苏好人”。愿两位老人安康长寿!